|

一、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红基学校概况

沙湾镇红基学校,源于“广育小学堂”,由孙中山总统府秘书、美籍华人张蔼蕴先生创办于1907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该校原址使用祠堂作为校舍,后期在原番禺县委书记梁伟苏先生倡导和组织下,在学校,校友热心支持下,学校按省- -级学校标准逐步改建成为“青砖砌墙,琉璃做瓦,举月灰雕,侧耳粤韵”的花园式学校,并于2001年正式更名为沙湾镇红基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80平方米。校园整体设计为仿晚清岭南建筑风格,校门为仿古牌楼,学校师生课桌椅、讲台、办公桌椅皆为红木,主体建筑与古旧青砖勾砌墙壁,贴绿色琉璃瓦顶,灰雕斗拱描檐线,白色花岗岩做墙壁,园区点击点缀楼、堂、阁、馆、廊、亭、桥,并种植了罗汉松,香樟,紫薇,丹桂,老榕等各类植物,具有浓郁岭南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学校以“承广育文化,育大雅学子”为办学理念。重点开展人文德育、风雅德育,以优秀的文化课程熏陶人,通过灰塑艺术,校园足球、自然社团等社团引领,带动国学礼仪,书法艺术,楹联文化,建筑艺术等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开办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验学校、广东省新课程改革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实验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广州民间艺术传承教育特色学校等。

红基学校作为广州市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地处素有灰塑之乡的紫坭、三善两村之中,是一所具有浓郁岭南文化气息的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岭南文化资源。学校毗邻宝墨园、南粤园及鳌山古庙群,具有独特岭南建筑文化资源,周边的民居、庙宇墙垣和屋脊上到处呈现了岭南民间灰塑的新旧图腾,使得红基学子在欣赏灰塑装饰之美和感受浓厚文化气息的同时,也有强烈地想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愿望。

二、红基学校灰塑特色

一直以来学校充分挖掘本土特色资源,为了让岭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舞台,基于对灰塑这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责任和义务,学校积极发掘恢复的历史根源,传承发展灰塑文化,成立向日葵灰塑社团,并获得区品牌社团荣誉。

2003年,美术科林子明老师,在学校领导支持与建议下,在美术第二课堂中,积极探索继承民间灰塑艺术的路径。经多次实地考察与观摩、试验与实践,总结出适合少年儿童恢复学习的主要灰塑材料,基于传统灰塑制作工艺,摸索出适合少年儿童操作且具特色的板上灰塑校本课程。

2003年11月,学校领导和美术老师根据儿童年龄特征,美术基础以及对此种学习方式的接受能力等因素,成立了向日葵灰塑社团。每周定期开展向日葵灰塑社团活动,学习的题材和内容多样化,学习活动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带领学生们到民居、庙宇和附近公园等聚集灰塑作品的地段进行观摩学习,邀请灰塑艺人到校进行灰塑创作指导。

多年来,学校坚持做好特色校本课程的教学,在美术课中渗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学校的向日葵灰塑社团多次在市、区、镇艺术活动中得到领导、师生一家各界校友的关注与认可!《番禺日报》《南方都市报》也对红基学校灰塑教育活动进行了多次报道。现如今,灰塑已经成为红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红基学校灰塑教学研究成果

2008年,美术教师灰塑特色论文“传承岭南文化,促进儿童成长”发表在《番禺艺术教育》第3期上。

2010年3月、2013年5月、2014年12月,师生灰塑作品参与“番禺区中小学社团文化节”特色展示活动,“向日葵灰塑特色”获番禺区优秀社团称号。

2015年12月,在番禺区第7届中小学社团文化节评选中,荣获番禺区品牌社团称号。

2015年6月,红基学校被区非遗保护中心授予“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2016年3月,红基学校被广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广州市民间艺术传承教育(灰塑)特色学校”证书。

2016年,红基学校被番禺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艺术传承基地。

2018年1月,广州市少先队“名师”展示活动在红基学校进行,“向日葵灰塑社团”参与本次特色社团展示活动。

2019年5月,广东卫视到红基学校参观和采访“向日葵灰塑社团”课程活动。

2019年12月,在“坚定文化自信,铸就追梦少年”思政社会大课堂走基层成果展示活动中,红基学校“向日葵灰塑社团”开展了主题活动,他们以灰塑为“桥”,让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在学生心中播种了爱国爱家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擦亮了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本次主题活动,受到到场领导、其他学校师生以及广州地区媒体的赞誉及认可,也深受群众的喜爱。

2020年1月,灰塑工作坊优秀学生作品入选了2019年番禺区中小学美育10周年成果展,红基学校被评为优秀美育工作坊。

四、红基学校向日葵灰塑社团师生灰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