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灰塑传承人与传承概况

1.王席堂,生卒年不详,男,已逝,第一代传承人。王席堂是传授邵耀波灰塑技艺的师傅,也是他的舅舅,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王席堂是邵氏灰塑的开创者。由于年代久远,王席堂师傅具体的出生年份和学艺时间已无从考究,但从时间上推算,王席堂师傅应该出生于清末,从事灰塑制作的时间应该从民国初年至1946年左右,是花都地区的第一代灰塑艺人。

2.邵耀波(1921.7-1993.12),男,第二代传承人,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铁山村人。邵耀波是邵成村的父亲,从15岁开始跟随另舅王席堂学习制作灰塑。经过1936-1946年总共10年的磨炼和学习,邵耀波基本掌握了舅父的平生技艺,成为民国时期广州和花都地区颇有名气的一位灰塑师傅。1983年,因参加广州六榕寺启动重修工程和广州陈家祠灰塑修复工程,邵耀波重新获得在灰塑行当工作的机会,继续从事灰塑的制作和修复。

3.邵成村(1965528-),男邵耀波之子。第三代传承人,初中文化,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铁山村人。主要作品有“八仙贺寿”“岭南春色”“梅兰竹菊”“九鱼图”“松鹤延年”“天官赐福”“六侯神像”“山村秀色”等。1979年邵成村14岁,那年寒假,他前住广州探望正在六榕寺维修灰塑的父亲,这是邵成村第一次接触灰塑。邵成村看到父亲只用几颗铁钉,数条铜丝和把灰匙,就把一堆灰浆变成令人叫绝的艺术品。他被这种奇妙的手艺深深吸引,从此他与灰塑结下了毕生的缘分。于是邵成村主动放弃升读高中的机会,跟随父亲到工地学做灰塑。为了夯实基础,他从最基础的“发灰,拌灰,打灰”学起,期间还要包揽“切禾杆草、拉车运灰”等粗活,这种学徒生活一干就是3年。在3年的学徒生涯里,邵成村的基本功日趋纯熟,每次父亲工作的时候,邵成村都会在旁边细心观看,熟记每个工艺顺序和手法技巧,而父亲也会向他讲解每幅灰塑作品题材的含义,从神兽到民间传说再到博古杂物,他都非常耐心地去感受每件灰塑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构图的意义,即使回到家中,邵成村依然拿着灰料不断钻研,琢磨父亲教给他的一招一式。经过8年的历练,22岁的成村终于学满出师,从灰塑造型设计到实际施工,不论平面或是立体的灰塑题材,他都能游刃有余的完成。从父亲手中接过灰匙,部成村成为继承家族灰塑工艺的第三代传承人。

从1979年初跟随父亲学艺至今,邵成村制作灰塑已走过38个年头,如今他把灰塑这门手艺教给了儿子及30多个徒弟。可谓灰塑世家,几代人薪火相传。邵成村表示,灰塑这门手艺是父亲留给自己的最宝贵的财富,灰塑行业虽然辛苦,但只要“肯做就不会饿死”,父亲自力更生,奋斗不息的精神深深影响了自己,现在他也时刻用这种精神鼓励、鞭策自己的徒弟。邵成村和徒弟组成的灰塑施工队,是广东唯一支专门负责古建筑灰塑维修和制作的工程队,曾参与众多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工作,包括广州大元帅府旧址、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镇海楼、南海神庙、六榕寺、番禺余荫山房、番禺沙湾留耕堂、花都资政答复祠古建筑群、谭氏宗祠、钟氏大宗祠、从化神邓氏宗祠、吴川市水潭村吴氏宗祠、香港上水罗氏宗祠等。

2004年,邵成村师傅远赴韩国水源市,为当地文化交流馆制作了一个仿照顺德清晖园船厅的灰塑作品,积极传播广府文化。邵成村师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大胆进行工艺创新;采用矿物质颜料代替化学颜料,延长灰塑作品的保色时间;采用薄膜遮盖当天没有完工的灰塑作品将其进行保湿,节约了灰塑制作的工期和材料;采用搅拌机代替人工搅拌,提高了灰浆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宣传灰塑装饰工艺,将屋顶灰塑按比例进行微塑,制成小型工艺品,搬进展览大厅和公共场所巡回展出,还考虑将其作为文化礼品送出。每年邵成村师傅还要配合参加省市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到大中小学校进行讲座,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灰塑工艺。

邵成村作为广州灰塑传承人,德艺双馨,爱国敬业,认真做好代表性传承人的相关义务,为广州灰塑的传承、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新快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灰塑工艺和邵成村的个人事迹。2008年3月7日,邵成村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灰塑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1月21日,邵成村入选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州灰塑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12月20日,邵成村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灰塑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1月,邵成村获得厂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主办的“传承广州文化100双手”荣誉称号;2012年6月9日,广东省文化厅特授部成村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传承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