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塑,俗称灰批,是用石灰、稻草、纸筋等材料,通过加工发酵制作辅以竹钉、铁钉、铜丝、瓦片等为骨架,使用灰匙等工具塑造,并加上色彩进而描绘成形的一种建筑装饰部件及饰物,作品依附于建筑墙壁上沿和屋脊上或其他建筑工艺上,形式以彩绘圆雕和浮雕表现为主,大多装饰于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是一种岭南地区传统的标志性建筑装饰艺术。
(一)岭南灰塑历史
岭南地区最早关于灰塑的文献记载是《广州市志:卷十六》,“始建于南宋庆元三年的增城正果寺,已使用灰塑龙船脊”。目前可考证到的广府地区最早的灰塑,是明代正德六年(1512 年)的“郡马梁祠”牌坊,现藏在佛山祖庙中。明清时期灰塑成为岭南地区重要的建筑装饰,尤其是广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当地士大夫为整合宗族力量,兴建了大批祠堂、庙宇,广府建筑的灰塑装饰随之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工匠投身于灰塑行业,把简单的建筑装饰转变成富有文化内涵的工艺品,包括屋脊上的灰塑装饰及灰塑壁画等。
晚清之后,传统建筑逐步萎缩,灰塑需求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灰塑装饰遭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不少优秀的灰塑装饰珍品被摧毁,导致许多灰塑手工艺人转行甚至深受迫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复苏,修缮寺庙、祠堂和民宅的单位及个人逐渐增加,灰塑的制作和维修也迫切需要更多的手艺人加入其中。特别是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政府也加大了对灰塑的扶持力度,使从事灰塑制作的民间艺人逐年增加,制作工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灰塑行业开始呈现发展态势。
(二)岭南灰塑的传播与传承
岭南灰塑建筑装饰文化受岭南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宗教、道德、习俗的影响。岭南灰塑建筑装饰以广府为中心,呈扇形传播。其装饰文化因为古代南北往来困难,难以传播到中原地区,但向外海开拓东南亚一带则容易许多。东南亚一带与岭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相似,为灰塑建筑装饰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广府灰塑归属民间美术类,在2007年被纳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2008年内先后入选广东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都区的民间灰塑匠师邵成村师傅也在2012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力度,对于传统建筑上的灰塑也严格要求以传统规范的做法进行修复施工,传统灰塑匠师们因此获得大量的业务委托,广府灰塑的传承问题得到短暂的缓解。以邵成村师傅为例,近十多年来,他先后修复了广州镇海楼、六榕寺、光孝寺、三元古庙、锦纶会馆、陈家祠、从化广裕祠、佛山兆祥黄公祠、花都资政大夫祠、番禺留耕堂等古建筑的灰塑,以及创作南海神庙内的各种灰塑人物和神像。同时,自获得非遗传承人的称号后,广州灰塑和邵成村师傅便先后受到广州日报、中央电视台、信息时报、南方网、佛山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报道,有关灰塑的美术类专题出版物也相应增加。此外,邵成村师傅的团队在广州多处地方办过灰塑工艺展览;不定期在广州各大中小学校内开展广府灰塑工艺的讲座与教学活动;灰塑作品创作还通过产研结合逐步走向市场,并通过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促进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