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寻根非遗文化 聚焦非遗传承


——“非遗保护:从生活到美学”学术研讨会专家团

参观汕头市非遗文化成果


2020年12月11-12日,“非遗保护:从生活到美学”学术研讨会在汕头市龙湖区西南小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广东工业大学“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项目、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项目、教育部攻关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研究”课题组与汕头市龙湖区教师发展中心、汕头大学文学院共同联合主办。

11日下午,与会专家学者一行十余人到汕头市文化馆和中国抽纱汕头进出口有限公司进行文化考察活动。专家团成员有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廷信教授、汕头大学文学院高小康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彭修银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耿波教授、郑州大学宗教研究所乔学杰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袁瑾教授、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孙恩乐教授、曹凤霞教授、佛山科技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谢中元副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人文与艺术研究院李红博士等,汕头市文化馆陈少冰副馆长、抽纱非遗传承人陈树泽等人陪同参观,并围绕“非遗活化传承”等议题与场馆常驻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现场交流、互动与讨论。

汕头市文化馆,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据工作人员介绍,汕头市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20个,其中国家级项目名录13个、省级项目名录39个,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类别。2018年,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充分肯定了汕头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作出的贡献。

专家团在现场观看了非遗民间舞蹈展示,对英歌舞、蜈蚣舞、车鼓舞等印象深刻。各类舞式千姿百态,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具有潮汕民间浓厚特色与审美价值。英歌舞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以梁山伯好汉故事为脚本,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份,舞蹈阵容庞大,舞姿变化多端,尽显阳刚之美,稳健之美,粗狂之美。对于保存完好的潮汕民俗文化成果,专家团赞叹不已。

汕头非遗民间音乐以潮剧为代表。有近六百年历史的潮剧,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独特的表演形式、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头饰风格鲜明,华丽精致,是非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团成员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教授等人与“潮剧盔头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洁等友好交流,详细了解头饰的制作工艺、造型设计。

汕头非遗民间建筑装饰工艺以嵌瓷、木雕、石雕为代表。其中,色彩绚丽,形象生动,独具特色的嵌瓷作品引发了专家的强烈兴趣。汕头大学高小康教授等人对嵌瓷工艺的精美绝伦表示赞赏,并与省级工艺大师、大寮嵌瓷第四代传承人许少鹏深入交流,对传统工艺的现代传承表示关注。

展示馆内还陈列了中医药文化、锡箔技艺、外砂织席技艺、佛手果制作技艺、陶瓷微书、剪纸、木雕、刺绣等多个非遗展台,专家团成员认真观看传承人的技艺展示,倾听传承人的详细解说,有的专家还参与其中,和传承人互动,体验传统技艺。

汕头传统工艺美术以抽纱为代表,专家组受邀来到汕头市抽纱大厦参观。汕头抽纱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丰厚积淀和雅俗共赏的文化内涵。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最早源自欧洲,在1849年前后随传教士传入汕头澄海,共有5大类技艺,240多个工种,生产流程繁复,制作精细,美观实用,广受欢迎。2019年,中国抽纱汕头进出口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抽纱(汕头抽纱)’保护单位”。公司珍藏有多件抽纱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其中,玻璃纱绣花台布《双凤朝牡丹》代表了潮汕抽纱工艺的精湛水准,荣获1980年慕尼黑第32届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

中国抽纱汕头进出口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经理韩永青还拿出了镇店之宝“大跃进”(1958年作品),作品由56位匠人共同完成,耗时1年,涉及工艺数十种,图案内容覆盖工农林渔副业等各领域,展示了伟大祖国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的主题。专家团对此作品所呈现的异彩纷呈工艺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和询问,对其中抽纱工艺所蕴含的高超技艺和审美价值表示高度赞赏,同时各抒己见,一致认为,非遗抽纱是一项值得传承下去的国宝级技艺。

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树泽先生介绍,鼎盛时期的抽纱工艺一度作为汕头外贸出口的龙头,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工艺的突飞猛进,人才老化流失,后继乏人,抽纱艺术品产销举步维艰,抽纱工艺逐渐势微,当年家喻户晓的盛况已经慢慢变成为了一代人的遥远记忆。专家们对此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达成共识,并为非遗技艺的现代传承问题出谋划策,希望通过产学研多方合作,为非遗活化寻求出路。

活动结束后,专家团一致表示此行收获颇丰,并为汕头市高质量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各项举措点赞。专家希望继续加强普及宣传,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非遗保护,通过跨界融合,持续创新,活化优化非遗成果,真正增强传统的文化吸引力和艺术生命力。

(通讯员:曹凤霞 孙菊芬温华俊郭丽萍)